教育扶贫阻断贫穷代际传递
尽管已是一位非常知名的企业家,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依然平易近人,毫无千亿企业掌门人的大架子。
跟随杨国强多年的工作人员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老板是非常低调的人。”但这位低调的人,在获得2015“中国消除贫困奖”后于当天下午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社会扶贫论坛上的讲话,5分钟内获得了5次掌声。
杨国强被评价为在“扶贫必扶智”方面贡献卓著,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组委会认为他“是民营企业家教育扶贫创新的典范”。从1997年开始,杨国强共投入21亿元用于扶贫公益,其中教育扶贫超过9亿元,有效帮扶41875名贫困人口。特别是在职业教育扶贫方面,杨国强2013年出资创办了免费的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目前接收了672名贫穷学生。他还把职业教育的课堂搬到贫困农村,免费培训了16469名农民,其中8150人取得叉车、电工、家政育婴师等9种职业资格证书,通过推荐就业,3828人进城就业。
2元助学金唤起的慈善理想
杨国强的出身已经广为人知,作为农家子弟,他回忆说,“2元钱让我下定了助学的决心。”
幼年家贫的杨国强一生最珍视的一笔钱就是当年收到的助学金2元,这是学校考虑到他的家庭条件后减免学费的同时还发放的助学金。这笔助学金的每一分钱杨国强都不敢乱花,他记忆最深的一次花费是和同学结伴到废旧品回收站买了一堆书,分头把能看的挑出来看,剩下实在没用的再卖回去。
杨国强的职业起点是泥瓦匠,做了多年的镇属建筑机构负责人。在上世纪90年代前期,趁着企业改制的机会,他以乙方的身份和几位投资人接手了有国资背景的顺德碧桂园项目。
从一名工人到一个企业的董事长,杨国强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在事业起步初期就创办了“仲明大学生助学金”。1997年的一天,他来到《羊城晚报》,带着100万元支票,委托报社发放这笔助学金。他只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不要让任何人知道是他捐助的,二是被资助者要签下一份“道义协议”,承诺以后有条件的时候将以各种形式加入到奉献爱心、回报社会的行列。
此后,每年100万元都会准时汇入这个助学金账户,2006年起增加到200万元。直至今天,仲明大学生助学金仍然在运转中,已经有8065名贫困优秀学子获得资助,更多的仲明学子在成功立足于社会之后又成立了更多助学金、积极参与更多的志愿活动回馈社会。
从房地产业艰难爬坡到日益繁荣的时期,杨国强的教育扶贫任务没有停顿住脚步,碧桂园对于教育扶贫的态度也一直没有改变。
2002年,中国“入世”次年。自1998年房改以来的房地产市场正面临着黄金增值期,上海、广东等地的房产商迅速扩张。在整个产业都在投资圈地的时候,杨国强出资2.6亿元创办了国华纪念中学,这是全国唯一的纯慈善、全免费高中,13年来共接受了2356名处于辍学边缘的学生,2013年到2015年,该校的重本率超95%,是广东省重点本科上线率最高的高中。
2013年,房地产市场量价齐涨,千亿房企军团数量翻番,由2012年的3家扩容至6家,销售额平均增速超过40%,高于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增速十多个百分点,“越大越强”的规模优势尽显。在这一年,碧桂园集团也迈入了千亿之列。也是在这一年,杨国强出资3.5亿元创办了碧桂园职业学院,也是全免费的。至今运营一年,接受了672名贫困学子。
教育界评价杨国强是教育扶贫的先行者,他的很多创新做法,是可学、可行的,可以作为民营企业家办扶贫教育的典范。
精准扶贫的可借鉴范本
杨国强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社会扶贫论坛上的讲话是脱稿的,带着广东顺德口音的杨国强朴实地把几个数字罗列出来,就引起了全场的掌声。
“18年,21亿元善款,41875名贫困人口……”杨国强的普通话“很普通”,但这一次全场的人都听懂了数字背后的意义。
教育扶贫是他在演讲中反复强调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杨国强说,“提高全民素质,特别是产业工人的素质尤其重要。”
基于这个思考,杨国强将他的教育扶贫从一个“仲明大学生助学金”扩展到了更大范围,受惠的人群也越来越多,职业教育成为碧桂园教育扶贫的重点内容。
“教育扶贫,是针对贫困人口进行教育投入和自主,使其掌握脱贫致富的知识和技能,是减贫脱贫根本之举。”杨国强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这么说道。
杨国强的职业教育扶贫始于2006年,他捐资2100万元分别在四川马边和甘洛协助政府建起了当地唯一的职业中学。
随后,针对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杨国强开始探索另外一个教育扶贫方式,将职业教育的课堂搬到村子里,开展了送技术送技能下乡培训项目。这一项目自2012年启动以来,免费培训了16469人,半数以上的学员取得了各种职业资格证书,一些原本只会种地的农村妇女,经过培训成了月嫂,月薪高达8000元。
此外,因为自己哥哥是退役军人,杨国强还特别重视退役军人的培训,2007年,他出资5500万元创办了全免费的国良职业培训学校,8年来资助了14313名农村籍退役军人接受职业培训。
“为什么在我国有很多产业是过剩的?就是因为我国的劳动力素质和德国、美国等先进发达国家不同。设想一下,如果我们国家拥有很多优秀的不同专业素质的人,做出来的产品会怎样?这样一来,我们各行各业的生意会很成功,国民的素质也会提升。连种田都需要知道怎么施肥,每个人都需要学习。”杨国强说。
来自人社部的一项统计也验证了杨国强的说法,中国2.25亿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中,技能劳动者总量仅为1.19亿人,仅制造业高级技工一项的缺口就高达400余万人,高级技能人才的供需矛盾十分严重,从而阻碍了企业的技术升级。
杨国强的这一思路也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扎根现在 期许未来
杨国强获得的是中国消除贫困奖(创新奖),当下,所有和创新有关的热词都被各种资金围绕着。杨国强不可避免地被记者问及他对创新的看法。他表示,如果他资助的学员里有人想创业,当然是一件好事。“创新创业可以拥有自己的事业,我觉得应该鼓励。”杨国强说。
当然,他也谈及了自己对于做事业的想法:“我只是一步一步地走,今天跟昨天相比没有很大变化。”
职业教育也是如此,杨国强在持续了多年的职业教育培训之后,连续三年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加强职业教育提案。2015年,杨国强提交的一份《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教育扶贫的提案》被列为重点提案。
在论坛的发言中,杨国强甚至还提出了一个非常令人惊讶的观点,认为年轻人应该20岁之后再开始工作,先学好一定的职业技能,才能找到好工作、收入高。与此同时,也能通过职业培训,提升整个国家的国民素质。杨国强也建言,职业教育扶贫还是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针。
另一方面,出身农村、从小是苦孩子的杨国强,还在职业教育的同时在探索一条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路。2010年,杨国强出资7000多万元建成了14座新农村,对587户贫困人口的居住环境进行了改造。碧桂园集团采用了“借本你种,卖了还本,赚了归你,再借再还,勤劳致富”的扶贫理念,在当地发展绿色产业,实现精准扶贫。这14座新农村的每家每户都有档案,杨国强指派团队,为每个家庭或者个人定制独特的帮扶方式,改“漫灌式”扶贫为“滴灌式”扶贫。
从农村走出来的成功的企业家非常多,他们大多采取了各种方式对家乡予以回报,愿意将个人的成就与父老乡亲分享。杨国强也不例外,只是他的方式更为长远,他想让那些和他过去一样苦苦求学的穷孩子有一个更好的未来,想通过教育让他们改变人生。
就在杨国强接受采访的当天,另一项由国家推进的“春蕾计划”也公布了26年来的成就,很多女生受益于这一计划成为研究生、博士,顺利就业,进而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知识是战胜贫穷的最好利器,拥有知识方可改写一个人乃至国家的命运。”杨国强在谈到教育和知识的时候对记者如是说。
甘肃北方扶贫技工学校为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学校开设有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专业、铁道运输管理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客车车辆检修专业、内燃机车运用与检修专业等专业。
甘肃北方扶贫技工学校北方校区
网址:http://www.gsbfjx.com
校址:兰州市七里河区华林路890号
联系电话:400-689-0931,18089429846 QQ:2725865082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