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 风景这边独好
以朵职教城全景效果图鸟瞰。
职校学生开展剪纸比赛。
“十二五”期间,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我市职业教育紧紧围绕全省主基调主战略大力实施教育“9+3”计划,按照《六盘水市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开展工作,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取得了可喜成绩。盘县职校通过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验收,市民族职业技术学校进入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行列,六枝特区、水城县职业技术学校成为省级重点示范校。近年来,在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上,我市教育部门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2013年在全省率先推行“产业园区+标准厂房+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学校积极探索与企业开办“冠名班”,实施“订单式”培养。
现状:
职业教育 多点推进
目前,我市职业教育基本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导,行业企业办学为依托,民办职业教育作补充的格局。全市共有独立建制的职业教育学校21所,包括政府办学8所,人资社保部门主管的企业办技工学校3所,行业办技工学校1所,社会力量办学9所。全市21所职业院校现有在校生4.7万人,专职教师1279人。从2011年开始,全市所有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都已经直接进入职校就学,促使现在的普职已超过35%的任务比例。
——2014年,盘县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验收,该建设项目建设内容涵盖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校企合作等领域,成为我市职教改革的一个样本。
——规划以市民族职校、水城县职校为中心,并汇集以朵小学、以朵初中、艺术中专、外国语学校及特殊学校的以朵职教城,截至目前共建面积23.19万平方米。
——紧抓“9+3”计划加大招生规模,使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及钟山区四所县级职教中心的在校生规模分别达到8673人、15067人、9442人和13918人。促进各职校优中更优。
——构建两个职教集团。由六盘水市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构建六盘水市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由水钢中专牵头构建六盘水市工业职教集团。
——大力实施“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完成9个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实训基地和医护实训基地,六枝特区职业技术学校矿井安全生产实训基地,盘县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和电子产品制作与维修实训基地,水城县职业技术学校煤炭实训基地和机电实训基地,钟山区职业技术学校烹饪和电子电工实训基地。
——实施“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工程”。结合我市加速工业化需求,实施地方职业教育学校和企业技工学校资源整合,以水钢中专为基础建成了六盘水技师学院,预计规模达万人。
学生:
学到本领 实现就业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我市职业教育的特点,同学们通过突出强化实践教学,在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受益匪浅,成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从而促进了自身就业率的不断提高。
“9+3”教育模式在我市启动以后,我市职业院校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室)、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目前,六盘水市职业技术学院建成了校内实训基地2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10个,投入资金3780.44万元,去年学校通过贴息贷款用于实训基地建设;市民族职校已建设实训楼一栋,内设专用实训室18个,并设有普通话学习系统,投入资金660万元。
1月7日,记者来到该校,体验了一把市民族职校的实训学习系统。记者到该校时,学生们正在普通话学习系统语音机前进行语音实训。市民族职校校长董国芳表示,该校要建成特色鲜明的,满足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实践教学环境,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环节和提高学生就业率的有效的途径。
六枝职校投入资金980万元建成了涵盖数控机加工、煤矿生产和服装生产的校内外实习工厂以及汽车修理厂等基地;盘县职校建成了汽车应用与维修等校内实训室61个,校内实训基地4个,校外实训基地12个,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水城县职校建成了计算机类实训基地1个,投入资金90万元;钟山区职校建成了工艺美术实训基地,投入资金35万元。2014年,在红果、路喜、红桥三个产业园区的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省级项目已落实,正在根据园区职校已与园区管委会签订的协议推进建设。另外,钟山经济开发区职校在闽商科技产业园建成了4个理实一体化专业实训基地。
我市建成的一批实用性比较强的实习实训基地,加大了职业院校对学生动手能力这一环节的教学工作力度。同时也增强了办学实力,通过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解决了学校的实训资源短缺瓶颈,增强了办学实力,扩大了专业办学规模。最主要是促进了毕业生就业,推动了教师队伍建设。近年来,我市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就业率每年均在95%以上。
据市教育局职教科科长王鹏介绍,全市职业院校开设中高职专业约80个,其中很多学校主要以我市的传统支柱产业、第二、三产业定位的职业岗位进行专业设置,比如汽修、服装、医药卫生、电子电工、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管理、矿山机电、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化控制等,有些专业也是很多学校的主干专业,这些专业也是社会发展必须的根本保障。他表示,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不断调整改进,错位发展,特色发展,每个学校基本确立了主干专业和专业发展方向。
教学:
深化改革 扩大规模
市教育局副局长彭大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职业教育发展主要以“提升内涵、提高质量”为核心,职技校要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以质量求生存,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重点是重视职业道德、责任感和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职教工作中,市教育局重视加强和改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促进职业学校规模发展与内涵发展相结合。
近年来,在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上,我市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2013年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推行“产业园区+标准厂房+职业教育”模式,学校积极探索与企业开办“冠名班”,实施“订单式”培养。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2014年授牌成立了六盘水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与六盘水工业职教集团。
截至目前,这样的校企合作取得了一定进展,招生规模有所扩大,师资力量不断增强。
不足:
专业设置 仍需优化
彭师傅在市区做点小生意,女儿前年进入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学护理,可是两年来彭师傅感受到女儿很快乐,学得认真、玩得开心,一家人幸福而快乐。“我从来没有认为孩子读职业院校是不好的,大学固然好,也要孩子成绩好。能读职业学院以后走入社会,能有一门手艺,能自己养活自己,不靠父母那是好事,何况学护理专业以后在医院做一名护士,那是很好的事情。”彭师傅乐呵呵的说道。
职业教育办学活力直接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师的综合素质及学生的职业技能技术。在连日来的记者走访调查中发现,有的家长表示我市职业教育在办学活力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职业学校管理还不够规范,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适应能力、职业技能等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推进办学模式改革困难,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极积性不高,校企合作还比较松散;目前园区进驻的企业不多,“产业园区+标准厂房+职业教育”模式难于推进”一位在政府部门工作的职教学生家长如是说。“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刚刚起步,办学依赖性强,还没有真正发挥资源、师资共享的作用。最终导致职教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尽合理,“双师型”教师比例过低,文化基础课教师过多,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很少,职业院校生均经费落实困难,自主聘用教师不灵活……”既是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又是一位职业院校在读学生家长这样感叹。
记者采访中发现职校专业设置优化不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全市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重复性较大,很多学校扎堆开办汽修、计算机、学前教育等专业,专业同质化严重,针对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急需专业开设不够,中职涉农类专业更是不断萎缩,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接不够紧密,动态调整迟缓不及时,职业院校专业布局未能很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全市职业教育存在推力还不足,投入还不够,措施还不力。需要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工作的管理、投入力度;需要进一步营造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良好环境,缺少引导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措施。”市教育局职教科科长王鹏这样说。
针对目前我市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市教育局副局长彭大章表示,将采取措施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教。通过组织每年的市、省、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工作,驱动职业院校平时教学工作。近年来,我市每年用于支持市级选拔赛的资金约为20万元。创新办学模式,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行“三加模式”,探索与企业开办“冠名班”,实施“订单式”培养;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积极推进中高职“3+2”衔接试点工作;甘肃北方扶贫技工学校北方校区校址:兰州市七里河区华林路890号 联系电话:400-689-0931,18089429846 QQ:2725865082\以国家级示范校建设为载体,带动全市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去年,我们就提出了职业教育办学要加强内涵管理,学习盘县职校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彭大章说。
据记者对全市部分职业学校的调查,2014年,按照每个学校不超过5个专业且不超过3个专业大类的原则对全市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进行了整体布局调整,力争逐步形成结构优良、错位发展、紧扣产业需求的职业教育专业体系。借实施教育“9+3”计划之力,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