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的农村校之一——英山中心校三年级课堂上,师生正娴熟地操作着平板电脑进行实时互动交流,平板电脑不仅保存着学生的作业过程,而且将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信息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针对反馈的信息迅速进行扩展教学。
不久前,同样是这所学校,采用远程异地直播方式,将柘荣县英山中心校的电子书包应用课堂展示在百里之外的福鼎一中主会场。这在宁德是首次。去年6月,在县教育局和市电教馆的支持牵线下,英山中心校获得了湖南一家教育科技公司提供的40套平板电脑及教学软件一年的免费试用权。这所只有32名学生的小学校,实现了一年级以上学生以及年轻老师人手一台平板的目标。
“语文课搜索资料,数学课辅助增强空间想象能力。经验不足的新教师也能迅速掌握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学生提前预习看微课,听课也更专注……”说起新技术手段带来的改变,该校校长林阿团赞不绝口。
为了让新装备充分发挥作用,去年下半年以来,学习使用云课堂系统软件与提高专业素养双管齐下,学校老师人均培训次数不下十次。不久前,这所学校还承担了国家电教馆“基于移动信息条件下小学语文教与学的实践研究”课题。
弥补边远学校薄弱学科师资不足,还带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信息化正成为农村校迅速缩小与县城学校差距的重要推手。
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也是柘荣其他乡镇中心校的选择。近年来,该县全面推进数字校园建设,投入2850万元,先后完成了校园宽带提速和教室、功能室等网络综合布线,安装了户外卫星接收系统,实现了农村学校数字教学资源全覆盖。5个录播互动教室,可与远在福州的知名学校远程互动教学,也可不同学校同上一堂课,实现教育优质资源更大范围辐射。
引导每所学校挖掘特色
顺着百余级的台阶爬到头,映入眼帘的便是宅中中心校。这段路被师生们称为“孝道”,隔几级台阶就摆放着长势正好的各色花草,这是师生们精心培育的成果。
为让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校园里的每面墙都会说话,每个角落都传递着经典的声音。校门口的学生“日常行为三字歌”“一日常规”,立在校园中的孔子像,教学楼墙上的《弟子规》、综合楼里的国学精粹展示等,都让孩子们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在这所学校工作了20个年头的宅中中心校校长林荣滔介绍,学校留守儿童多,需要培养他们建立更强的自信心。因此,将传统文化引进校园、融入课堂、延伸到社区、辐射家庭,就成为学校工作的一个着力点。
环境育人,加上课堂育人、活动育人,孩子们的表达能力、记忆力明显增强,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以前最少的时候只有33名学生,这几年学校好了,有的家长就放心把孩子送来了,现在已经增加到49名,相信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学生回流。”林荣滔对学校的前景充满信心。
为让所有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柘荣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近几年累计投入近亿元资金,实施教育基础工程,新建、改建、扩建中小学校舍面积10多万平方米,消除危房面积2万多平方米,还按照城乡一致标准,统一配备教育教学设施设备。
“在硬件均衡的基础上,我们更注重引导每所学校挖掘特色,激发师生潜能。”柘荣县教育局督导室主任李强介绍。
柘荣县第二小学就是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的一个典型。该校副校长林金娇介绍,学校原来叫县城郊中心校,地处城乡接合部,留守儿童多。从2006年起,学校就开始关注留守儿童。当时她和另外五名教师组成“爱心妈妈”团队,利用周末时间到孩子家走走,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成长情况,并教导他们掌握更多生活技能。
老师们的爱心也感染了他人,“爱心妈妈”队伍如今已经扩展到现在的校内外90多人。去年5月,我省首个关爱留守儿童协会在柘荣成立。如今,协会已筹措社会各界资金50多万元,主要用于助困助学及奖励优秀的留守儿童、贫困儿童。
“只要静下心来耐心地寻找,甘肃北方扶贫技工学校北方校区 网址:http://www.gsbfjx.com 联系电话:400-689-0931,18089429846 QQ:2725865082\\就不难发现每所学校都蕴藏着内在的发展潜能。”李强表示。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