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出现在与“走路时放慢速度”等温馨提示的同时,落款是“行知中学德育处”。当天傍晚,网友“菜日文233”在微博上贴出这条短信截图。这名网友表示,“短信里的言论严重伤害了我们职高生的感情”。
对此,行知中学已在其官方微博上发表了道歉。但是,这一事件却是值得深思的,我们应该关注,中职和中职生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形象?为何经过多年国家高度重视发展的职业教育,还被认为是“差生才接受的教育”,甚至在某些人的观念里与不良青少年划为一类了呢?
在笔者看来,“不要与职高学生混在一起”的提示,与其说是赤裸裸的歧视,还不如说,这是我国职业教育面对的惨淡现实。这应该引起我国教育管理者和职业教育从教者的高度重视和反思。
事实上,在目前的教育管理制度中,职业教育就是作为低人一等的教育存在的。在我国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是被作为一个教育层次进行设计、发展的,在中考中,考分进不了普高的学生才进中职学校;而在高考中,高职高专的招生也在二本、三本院校之后。
造成的现象是:在欧美国家,学生选择职业教育,是分流;而在我国,学生选择职业教育,则是被分层,这种把教育分等级、分层次的思维如果不变,职业教育的地位和形象就不可能得到扭转。
由于职业教育被视为“低人一等”的教育,这就导致了职业教育从教者和职业教育学生对自身缺乏认同感,感到前途迷茫。而且,这些在义务教育阶段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过去的学习生活中也一直被视为“差生”,有种被抛弃的感觉,他们中的一部分自暴自弃,不愿上学,甚至逃课,混迹在网吧,比较容易染上不良社会习气。进入职业学校后,学校对这部分学生的管理比较头疼,有的学校采取完全放任的态度,结果就是近年来职业学校接连爆出同学间争风吃醋、打架斗殴、违法犯罪的丑闻。由此一些家长更不愿意送孩子进职业学校了。
总体而言,职业教育出现目前这种办学局面,可以说是我国的升学教育模式所致。
升学教育模式以升学为导向,把教育异化为竞技教育。而竞技教育,从本质上说是反教育的,把受教育者分为成功者和失败者——成功者进高层次学校,失败者进低层次学校或失学,而不是受教育者自由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学校,各类学校完全平等,各有特色。
我国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采取了提供中职国家助学金、对农村生实行中职免费,以及打通职业教育学历上升的通道(从高专到应用本科到专业硕士等)措施,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改革基础教育的升学教育模式,以及解决把职业教育作为一个教育层次的问题。
于是,职业教育在过去多年间,只得到规模的发展,却没有得到质的提高。更重要的是,由于国家是采取计划手段、把一批并不愿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划入(按中考分数划线)职业教育,使得进入中职的学生,有一种挫败感。不要说社会对中职学生存有歧视,就连中职老师、学生和家长,恐怕也有某种程度的“自我歧视”。
一个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国家,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工、给他们足够的工作空间和社会地位至关重要。2014年,我国提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而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必须解决对职业教育的歧视问题。
以笔者之见,最关键的就在于消除对职业教育的制度性歧视,这包括考虑取消中职学校,建立综合高中,避免目前中职对学生事实上的“分层”。在综合高中,推行学分教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术性课程和技能性课程;取消高考录取批次,让各类学校平等竞争,这在2014年颁布的国家高考改革实施意见中已经提到,但需加快推进实施;改革人才评价体系,打破人才评价中的唯“学历论”,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新的人才评价体系,国家公务员招录,要率先取消不合理的学历要求,引导社会淡化学历。
令人忧虑的是,国家以打通职业教育学历提升道路的方式来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恰恰强化了学历的作用,与形成重视技能的价值导向正好相反。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