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发展示范区的建设,给全市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市职业院校已成为高素质产业大军的重要培训基地,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部分市政协委员建议,职业教育应适应、服务和引领新常态,更好地服务于全市“一区四基地”建设和“十三五”规划,着眼于供给侧改革,实现高效、高质、精准的职业教育供给。
现状: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未能有效衔接
目前,社会上仍存在轻视职业教育的现象,部分支持职业教育的政策还未落地。有些职业院校未能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因此造成学生就业难,企业用工荒的难题。另外,有些职业院校缺少“双师型”教师,实训设备简陋,校企之间合作不密切,呈现“一头热”现象。针对这些问题,部分参会政协委员建议校企双方建立密切合作机制,根据需求培养高技能型人才。
建议: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影响力
市政协委员、德州市新湖南路小学教师赵强建议,应加强职业教育宣传力度,让全社会了解、认同和支持职业教育,改变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政府相关部门要把支持职业教育的各项政落到实处,注重普通高中和中职院校的协调发展,加大对职业院校的投资力度,吸引社会资金投入职业教育,打造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建设的机会,主动引进北京高校对我市职业院校进行对口帮扶,通过联合办学、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进行合作。积极举办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教,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技术技能人才,行行出状元的良好氛围,打造德州职业教育的良好名牌,以品牌促就业,全面提高德州职教的影响力。
市政协委员、市教育局教研员宋雪梅建议,职业院校应提高教育质量,打造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大力提升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化、精品化、高端化、个性化的职业教育服务。要瞄准高端,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能完成复杂任务的人才,满足产业对高端技术人才的需求,补齐短板。利用面向社会、开放办学、就业导向、专业设置灵活的优势,改善技能型人才缺少的现状。
培养中医人才提高报销比例
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药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如何将这一国粹发扬光大、让更多市民享受到中医医疗及养生保健服务,成为众多政协委员讨论最多的问题。
现象:人才匮乏,基层医院中医业务难以开展
目前,中医药医院基层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十分薄弱,使得中医药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按照相关文件规定,中医医院的中医执业医师占医院全部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不低于60%,但我市中医医院的医师占比远远达不到这一要求;且乡镇卫生院中医科设备、人员严重欠缺,致使业务难以开展,有的基层卫生院甚至取消中医科,中医业务发展呈现萎缩趋势。
建议:培养优秀人才,壮大中医事业
市政协委员、陵城区中医院院长牛志强介绍:目前基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并不乐观。中医药门诊报销比例每年每人只有80余元,百姓看中医的积极性不高。他建议,各级政府部门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相关文件,做好顶层设计,全面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让中医的价值充分体现。
同时,牛志强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县级中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中医科建设,为中医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加强人才培训、培养,充分利用中医专家和网络系统优势,通过对基层中医药人员进行网络培训、集中学习、选送进修、师带徒等方式,进行多形式、多渠道培训。在中医药特色技术、特色疗法、民间单方、秘方的收集和整理方面加大财政支持。
市政协委员、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王世和建议,在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中,提高中医机构、中医药的支付比例,中药饮片、中成药、针灸、推拿、火罐等治疗方法也应列入医保补助范围。
市政协委员、德城区基督教两会副主任、副会长、秘书长李西丁建议,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政府在中医人才引进、培养、科研等方面提供资金政策支持,并划拨专项资金经费,组织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临床经验的名医开展医承教育,传授其学术和临床经验,努力培训一批能够深入基层、心系百姓、运用中医药服务群众的实用性人才。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方式 甘肃轨道交通|兰州轨道交通|甘肃高铁|兰州高铁|甘肃技校|甘肃技工学校|兰州技校|职业中专|甘肃铁路|兰州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