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识经济社会,一个人的受教育经历,将直接关联他的未来职业发展。
2016年,民进中央重点关注农民工的职业教育,以及高端教育需求严重外溢问题,为我国教育的改革“开药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听他解读民进中央针对教育提案。
曾在苏州做过3年分管教育副市长的朱永新,也是现任的中国教育学会的副会长。
“就业是农民工能否真正扎根城市的关键,从提高农民工技能的职业教育来看,数以亿计的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服务存在严重不足。”朱永新表示。
破解农民工“边学边干”难题
教育文化领域是民进中央历年重点关注领域,今年提交的政协大会的37件提案中,教育文化类占15件,教育文化类中有5件重点提案。
值得关注的是,民进中央特别提交了一份《关于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案》(下称“提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在空前重要的地位。此后,结构性改革引起经济界的广泛关注。在教育领域,朱永新表示,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非常必要。
一方面,当前我国高端教育需求外溢严重,留学低龄化趋势日趋显著;另一方面,数以亿计的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服务严重不足,现有的中职教育资源大量闲置,却无法满足企业和农民工群体的教育需求等。
过去30多年,大量的农村人口走向城市;下一个十年,新型城镇化也需要解决农民工进城问题。根据人社部的统计,我国技工劳动者1.5亿,仅占城镇就业人员的39%,占就业人员总量不到19%;高级技能人才3762.4万人,仅占技能劳动者总数的25.2%,占就业人员总量不到5%。
朱永新表示,职业教育是破解当前普遍存在的技能劳动者严重不足、质量不高的关键,也有相当比例的进城务工群体渴望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切实提高自身收入水平。
然而,当前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服务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主流的全日制学制、学术型教育存在与“打工族”的需求无法对接的情况。
据民进中央了解,近年来高中教育阶段职普比不断下降,2014年中职教育招生比例已经低于44%。很多中职学校招生困难,一部分学校已无法正常运转,大量资源闲置浪费。各个学校对有限的生源围追堵截,招生成本极高,却无法吸引有教育培训需求的农民工走进校门。
目前,针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多采取短期集中、脱产走读、统一授课、集中管理等方式,难以针对人员分散、行业分布广、需求层次多的农民工群体,提供灵活多样、分类细化、富于个性的培训方案;另外,集中两年的中职学历教育更是要求农民工脱产学习,难以满足农民工边学边干的需求。
“因为存在当前针对农民工的职业教育效果不佳,用人单位和农民工都缺乏积极性,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看,开展技能培训的投入和产出回报周期长,远不如直接雇佣熟练工划算。”朱永新如是介绍。
为此,民进中央在提案中建议,需要盘活中职教育资源,破除入学门槛。也可以参考教育培训机构的连锁经营模式,由职业院校在各个工业园区等农民工相对集中区域,开设集中教学点,采用夜校或周末教学的方式进行职业培训。中央政府、输入地政府出资,打造适合农民工的职业培训等。
高端教育需求外溢
一方面是针对农民工的职业教育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当前中国的高端教育还存在需求明显外溢的情况。
据了解,2014年中国留学生境外消费接近2000亿元,从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在美接受基础教育的中国留学生增长了23.5%,接受高中教育的增长了50%,留学低龄化趋势日趋显著。
也因此,民进中央认为,中高端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迫在眉睫。
朱永新建议,首先要促进高中和大学教育多样化发展,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探索多种办学模式,办好具有现代化水平和国际品质的中国教育,努力把高端教育需求留在国内。
其次,要消除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的“玻璃门”,如降低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的门槛,放宽对民办教育办学层次和办学硬件的限制,进一步保护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教育的积极性等。
另外,也要提升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效率,鼓励其成为选择性教育的主要提供方。
在朱永新看来,在引导推进教育服务业发展方面,政府也需要强化服务和监管责任。
民进中央提案建议,要建立覆盖全社会各级各类教育的信息系统,为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第二,健全教育服务业质量体系,加强教育与培训行业标准化建设;第三,提高教育投融资便捷性,鼓励金融服务与教育消费升级融合创新,大力推广PPP模式;第四,坚持放管结合,简化教育行业审批流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甘肃北方扶贫技工学校北方校区 网址:http://www.gsbfjx.com 联系电话:400-689-0931,18089429846 QQ:2725865082\\形成以诚信为核心的教育服务监管制度,建立健全联合惩治机制。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 甘肃轨道|兰州轨道|甘肃高铁|兰州高铁|甘肃技校|甘肃技工学校|兰州技校|职业中专|兰州轨道交通|甘肃轨道交通|兰州铁路招生|甘肃铁路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