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过去,南科大已拥有一座占地194.38万平方米的校园和600多名学生。这所大学形成的“6+3+1”的招生模式(即高考成绩占60%、南科大自行组织的能力测试成绩占30%、高中阶段的平时学业成绩占10%),成为朱清时给南科大留下的重要“遗产”之一。
与此同时,南科大形成了“院士亲自授课、小班制教学、书院制管理”的教育机制和“设理事会、校长、校务委员会、校学术委员会、教授会和顾问委员会”的管理机制,“管理工作岗位不设行政级别”等方面的改革探索都引发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和朱清时初任中国科大校长时一样,南科大校内外的质疑依旧此起彼伏,最刺耳的批评之一就是“南科大放弃了自主招生、自授学位的改革梦想”。
对此,朱清时回应:“大家对南科大有很高的期待,但是并非所有事都可一蹴而就。2011年,我们采用完全自主招生、自授学位的方式,是想探索一种新的高教机制,但改革很复杂,必须走迂回曲折的路。完全自主招生取得共识很困难,操作起来更困难,组织全国性考试靠一校之力很难做到。所以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的高考、采取的‘631’招生模式更符合现实。这已为中国高教改革注入新的因素。”
对这种迂回曲折的探索,有人赞许、有人讥讽,更有人忧心忡忡,担心“妥协过多会影响改革的锐气”。对此,朱清时以“攀登珠峰”来形容自己的态度:“改革的锐气表现在最高目标始终不放弃。就像攀登珠峰一样,每一个阶段都有切实可行的做法才行,南科大的教改大到去行政化、独立法人治理,小到员工年金、医保,都要有具体办法,这不是靠设定目标可以代替的。这不等于妥协,只有这样才能前进,要不然就会中途掉下去。”
朱清时也坦言,现实确实修正了他曾有的很多想法,这5年也让他变得更“实际”一些。他用“意气风发”、“理想就在眼前”形容自己刚到深圳时的心理状态,说那时并没有想过会经历那么多的困难。但正因为如此,朱清时对中国高教改革的艰难才有更多切实的体会。
“因为每个人跟教育都有关系,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懂教育,对看不惯的东西都要攻击,教育改革很难形成共识,容易受到大范围的批评。”对于外界的报道和议论,这位久经风霜的老人偶尔也会对一些观点耿耿于怀,但更多的时候是坚持:“教育改革必须要敢于担当,敢于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不要期望改革当时就会赢得一片喝彩。”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迂回曲折的教改探索 甘肃北方扶贫技工学校 技工学校 技术学校 职业技校 甘肃技校 甘肃技工学校 甘肃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技校 兰州技术学校 兰州职业技术学校 中等职业技校 甘肃中等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中等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轨道|兰州轨道|甘肃高铁|兰州高铁|甘肃技校|甘肃技工学校|兰州技校|职业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