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的良性互动让集团解了用人的燃眉之急,学校也破了学生的就业之困,校企合作带来的益处显而易见。但是,合作中显现的学生适岗能力不强、教师缺少实践技能、生产与教学不协调等问题,却不容忽视。
合作对接不紧密
校企合作期待“无缝对接”
“校企合作的良性互动带来了双赢的效果,集团解了用人的燃眉之急,学校也破了学生的就业之困,而且校企双方的品牌影响力也日益增强。”三一集团下属的三一重机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贺鑫告诉记者,尽管校企合作带来的益处显而易见,但是在合作过程中,集团还是发现了一些合作对接不紧密的“缝隙”。
“首先是学生方面,在企业认同度和职业素养及专业技能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贺鑫分析认为,尽管校企双方都提前对学生进行了企业文化、技能等相关教育,但毕竟学生长期生活的校园氛围跟企业氛围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就导致仍有少数学生到企业后不适应企业的工作生活条件和管理体制等,“比如我们集团的售后服务工程师岗位,上岗初期一般都比较艰苦,要长时间驻扎在工程一线,工作强度比较大,部分西北或高原地区的工作生活条件则更加艰苦,而且起点收入不高,这就会让部分学生产生落差感。”
贺鑫说,虽然售后服务工程师的岗位起点艰苦,但是发展的前景却很广阔,目前集团的许多管理人员就是由这个岗位晋升而来的。做到了管理人员,其工作生活条件和薪资福利待遇都会有非常好的改善,但是一些毕业生在初期却往往考虑不到这一点。因此,站在企业的角度,就期望职业院校能加强对其学生“岗位成才”的正确引导,着重培养好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学生还有一个‘短板’就是毕业时技能尚不够成熟,到企业后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加强,这就牵扯到了师资问题。”贺鑫解释说,目前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中,从事理论教学的还是占多数,真正有一线实践技能的比较少,这就相对影响了学生对技能的把握,“像教授装配技能时,学校的教师一般只教学生在学校少量的机器上学会正规的操作步骤就行了,但企业是有成百上千台机器在运转,这就需要非常注意上下工序、物流运转的衔接,比如一个机器的零部件这个工序要求10分钟做出来,你做了11分钟,虽然做好了但是却影响了下一道工序,在这方面很多学生的意识都比较淡薄,就是因为学校的教师也不了解企业的情况。”
“我们期望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能定期到企业一线参加实践锻炼,跟工艺人员沟通交流。”据贺鑫介绍,从2009年开始,三一集团尝试着让合作院校的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到集团顶岗,同时也指派企业的生产骨干定期走出去跟他们沟通交流,目前收效还不错。
“还有就是职业院校本身了,我们企业非常期望学校能切实贴近企业的生产节拍,并成为企业改革与创新的试验场。”贺鑫说,由于学校在教学设计方面要严格遵循教学大纲,总课时量是定好的,因此很容易导致某些企业需要的课程开不足,而企业不需要的课程又必须开的状况存在;同时,企业有生产节奏,学校又有教学节奏,很容易出现二者实习实训不协调的局面,“因此,我们期望教育部门和学校能严格按照就业导向、企业满意的思路来进行教学设计,适当压缩一些课程。建议教育部门可以对学校课程列出一个清单,规定出必须开的课程和可开可不开的课程,好让学校能比较自主地选择企业所需的课程。同时,我们还期望职业学校能发挥其在科研方面的优势,多参与企业工艺方面的改革,比如流水线怎么布置更合理等,让企业少一点盲目性。”
贺鑫还说,站在企业的角度,他们还期望能跟职业院校的教研室合作,共享学校试验检测设备,比如帮助企业进行探伤检测、精相检测等,这样不但更有利于企业高效地完成生产任务,也能让职业院校有课题去研究,从而增强他们的科研实力。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意味 背后 兰州技术学校 兰州职业技术学校 中等职业技校 甘肃中等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中等职业技术学院 铁路技校 就业好的学校 就业好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