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金牌选手姜雨荷 | 没有逆袭的天才 唯有奋斗的青春
没有逆袭的天才 唯有奋斗的青春
河南化工技师学院教师
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金牌选手
姜雨荷
新闻导读
我叫姜雨荷,今年20岁,老家在河南农村,父母都是农民。
2022年11月27日,我荣获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金牌,实现了我国该项目金牌“零”的突破。当我身披国旗登上领奖台,泪水夺眶而出,冲击金牌的过程历历在目。
选择学习技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初中毕业后,我踏上了南下打工之路。
因为缺乏知识和技能,只能干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枯燥的打工生活让我一度开始怀疑人生。
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想重返校园,学门真技术,找个好工作,过上幸福生活。河南化工技师学院引领我踏上了技能求学路,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
立志技能成才,向最优秀的人看齐。走进技工院校,就像开启了惊喜的盲盒,我第一次知道了世赛,并见到第45届世赛工业控制项目铜牌获得者、我的学长贺江涛,我立志也要成为他那样的人!
经过层层选拔,我入选了学校集训队,开启了三年半的征程。越努力越幸运,我一路过关斩将,从省赛、国赛,奔向世赛的舞台。
精益求精,验证“一万小时定律”。备赛时一个动作要重复成千上万遍,模拟测试更是家常便饭,每天训练都是十四五个小时。
春节别人都是和亲人团圆,而我却在实验室与瓶瓶罐罐相伴。比赛中,必须使用“化学滴定法”,关键时刻,单次滴入溶液量要精确到四分之一滴,也就是0.01毫升,极轻微的手抖都会前功尽弃。
在一个月的集训中,我每天都坚持训练到凌晨2点。在奥地利比赛第一天,面对从未见过的新题型和仪器设备,一时间我不知所措,但长期精益求精训练形成的肌肉记忆,让我迅速进入状态,最终圆满完成比赛。
一位著名作家说过:“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粗略一算,这几年我的训练时间累积超过14 000小时,不知不觉中,我把“一万小时定律”从概念变成现
挑战不可能,成为最闪亮的自己。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要求选手独立撰写大篇幅、高质量的英文实验报告,这对很多本科生甚至研究生都是巨大的挑战。
初中毕业的我,几乎只记得 26个字母,英语就像一座大山横亘眼前。在翻译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一字一句啃起了“硬骨头”。随身携带单词本,吃饭时背、睡觉前背、走在路上继续背。
终于,我像愚公一样搬走了这座大山,在世赛特别赛上,以优异成绩完成了长达11页的英文实验报告!英文是母语的外国选手,现场也竖起了大拇指。
漫漫技能路上,我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领导、专家、教练、亲人……把最无私的爱汇成强大温暖的光束,照亮我的人生,引领我走向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广阔道路,让激昂的青春梦与伟大的中国梦相遇、相融!
我由衷感恩党和国家,感谢老师和亲人。身处一个“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是多么幸运!
技能报国,我肩负着更多责任和使命。如今,我已成为学校最年轻的教师,我将向前辈和专家学习并不断提升,把世赛精神、工匠精神继续发扬在工作中,把大赛经历、训练经验分享给我的学生们,让更多学生热爱技能、学习技能、掌握技能,用技能实现人生梦想,用技能更好地回报国家与社会!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列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青年的我们,既是技工教育的受益者,更是技能中国的建设者。希望同学们坚持技能学习之路,树立远大目标,并直面挑战,勇于突破自己。
从来没有逆袭的天才,唯有奋斗不止的青春!
(本文来源于2023年3月23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举行的“技能成才技能报国”先进事迹报告活动。)
来源:技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