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以"清远中心区域、英德、连州"为中心
2014年4月11日上午,2014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在清远工贸职业技术学校展开信息技术技能竞赛。
今后,高中选修学分或在高中毕业学分中比重增加,初中升高中或许不再是“一考定胜负”,学校可以根据办学需要和办学特色制定录取方案,实行综合录取、特长录取和推荐录取等多种方式。另外,到2018年,清远市基本建成以“市中心区域、英德、连州”为中心的职业教育系统服务网络,形成具有清远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今年9月,《清远市教育现代化发展规划(2015-2020年)》出台,明确了分三阶段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到2018年努力创建成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上一期《清远教育》从总体目标、教育改革、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对《规划》进行详细解读,本期关注《规划》对普通高中、职业教育、教师培训、教育信息化等方面的要求和部署。
职业教育:到2020年,中等职业学校80%达到省重点以上
今年从清远一家职业学校毕业的罗同学顺利进入东莞一家模具厂工作,三个月转正后的工资有4000多元,这令几年前想辍学打工的他兴奋不已:“有一技傍身,走到哪里都能找到工作。”
和罗同学一样,近年来,清远职业教育将大批山区的孩子输送到城市,让他们有一技之长,也使得数千个家庭因此脱贫致富,成为全市乃至全省职业教育系统的表率。
《规划》提出到2018年全市基本建成以“市中心区域、英德、连州”为中心的职业教育系统服务网络,专业布局调整基本到位,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清远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到2020年,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借力“广清教育对口帮扶”,推进两地中职学校多种模式的联合办学、对口合作、集团化发展。同时,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省重或省示范性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及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到2018年,全市有2所或以上职业院校成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性学校,建有2个或以上省级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基地)。2020年,中等职业学校80%达到省重点以上。
在省级职教基地建设方面,到2020年,建成拥有10所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在校生规模达10万人,以高职教育为主体,涵盖中、高职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示范基地。
普通高中:扩大选修学分在高中毕业学分中比重
职业教育发展如火如荼,我市的普通高中也不甘落后,如今年高考取得历史性突破,清远一中胡创欢和吴凯欣同学分别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这些成绩的取得正是得益于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普高教育。
《规划》再次明确,要继续加大普通高中投入,优化普通高中布局结构,推动普通高中进一步向城市、县城集中。加强薄弱高中改造,对薄弱高中进行资源整合、改造提升。到2015年底,全市普通高中均达到市级以上办学水平。
改革普通高中办学体制和育人模式,大力扶持优质民办高中发展,建立起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多模式、多取向、开放型的优质普通高中教育新格局。到2018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5%以上。
大力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尝试推行选课走班教学。丰富高中选修课,扩大选修学分在高中毕业学分中的比重。建立规范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扩大学校招生自主权,由学校根据自身办学需要和办学特色制定录取方案,实行综合录取、特长录取和推荐录取等多种方式。
阳光教育:到2018年全市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超97%
特殊儿童的教育也是《规划》关注的重点之一。《规划》明确,通过实施《清远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14-2016年)》和《清远市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初步建立和逐步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的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
加强市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促进其成为全市特殊教育的实验基地、指导中心、培训中心、职教中心和教学研究中心。新建清城、清新2所综合性、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改建、扩建英德、连州、佛冈、阳山4所特校为标准化特校。建设连南、连山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常住人口4万以上的乡镇100%建设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到2018年,全市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以上,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75%以上。
促进民办教育规范特色发展,出台和落实《清远市关于促进民办教育规范特色发展的意见》。积极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举办民办教育。建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学校的扶持力度。另外,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到2018年,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含政府购买服务)比例不低于80%。
终身教育:建设“四位一体”县域职业教育中心办好涉农专业
除了普通高中、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规划》也将目光投向了终身教育,并提出多元化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远程教育,把终身教育纳入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促进终身教育的全民化、社区化和终身化。
清远作为农业大市,非常需要现代化的农业人才。《规划》明确要创新农村、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建设一批“四位一体”的县域职业教育中心,办好涉农专业,打造民族特色专业。依托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结合农村综合改革和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广泛开展农民实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技术和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文化培训,促进农民素质提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农民致富能力。
建成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四级社区教育网络。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教育培训活动,以在职人员、失业人员、老年群体、外来群体、青少年等为对象,扎实开展岗位培训、再就业培训、社会文化生活教育和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到2018年,全市50%以上的县(市、区)创建成为省社区教育实验区。
强师兴教: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聘的教师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
今年10月9日,清城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全区95名中小学校长赴广州育才中学、广州华侨外国语学校、东风西路小学和越秀区铁一小学参观学习。外出培训、交流学习,是我市提升教师素质的一大举措。
除此之外,《规划》还明确,鼓励学校引进广州市名校退休教师到校任教。加强农村学校紧缺学科教师培训,特别是开展适合农村学校所需要的“全科”教师培训。有计划地补充农村中小学急需的英语、计算机、音乐、体育、幼儿教育、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师,优化教师队伍学科结构和年龄结构。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启动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逐步解决农村中小学英语、计算机、音乐、体育、美术教师严重不足等结构性矛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聘的教师必须先安排到农村中小学任教。积极推进城镇教师对农村的支教工作,通过教师走教、支教、志愿服务等方式弥补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学科教师不足。
与此同时,建立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机制。城镇学校、优质学校每学年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交流轮岗应不低于交流总数的20%。
教育信息化:2016年底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覆盖率100%
2014年4月开始,仅有11个学生的英德市黎溪镇中心小学黎明教学点,用上了大屏幕平板电视和笔记本电脑上课,“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成了过去式。这些孩子与城里学生一样,享受同样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是我市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一个缩影。
《规划》提出,要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用现代信息技术监控教育现代化进程。在实现“校校通”基础上,到2016年底,基本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覆盖率达到100%。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等教师管理体系。将信息化水平列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
建立“中心学校带教学点”、“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教学组织模式和“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多种形式,逐步形成强校带弱校、优秀教师带其他教师制度化安排。到2018年,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活动教师参与面达到80%以上,逐步形成本地化的特色应用活动、品牌项目,有效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和普及。
甘肃北方扶贫技工学校为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学校开设有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专业、铁道运输管理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客车车辆检修专业、内燃机车运用与检修专业等专业。
甘肃北方扶贫技工学校北方校区
网址:http://www.gsbfjx.com
校址:兰州市七里河区华林路890号
联系电话:400-689-0931,18089429846 QQ:2725865082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