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轨道教育 31年
华山教育集团·北方技工

Integrated Education

步入轨道行列 彰显靓丽人生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后发河源”如何“先发教育”?

发布时间:2016-01-12 10:48:13

浏览量:

分享到:

“后发河源”如何“先发教育”?

 “客家古邑,万绿河源”。位于东江中上游的河源市,素以厚重文化与秀美风光著称。但“经济基础差、科教底子薄”,也是这座粤东北部山城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河源的系列创新发展大动作,向外界证明了扔掉“穷帽子”的决心:河源市高新区成为粤东西北地区首个国家级高新区;全市5年来累计投入资金约51.54亿元开展教育创强;不仅市长带着“嫁妆”来办教育,就连环卫工都主动为创强捐款……“后发河源,先发教育”,崇文重教的客家人找到了科学发展的新出路。

  如今的河源,不仅山区学校办成了素质教育特色校,特殊教育将从9年延伸为12年免费教育;东江教育城的职业学校建起了职业教育集团,数十个“校中厂”“产学研基地”辐射当地乃至珠三角产业园区。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南方日报社联合组建“南方教育观察团”,深入走访河源多所学校,并独家专访了河源市委书记何忠友。 ●文:南方日报记者 毕嘉琪 甘超强 陈枫 通讯员 粤教宣 图:南方日报记者 王辉“市长带嫁妆办教育”成佳话

  特教将变为12年免费教育

  汽车驶过河源市源城区东环路,青山绿水间,一座气势恢宏的校园让人眼前一亮:两座崭新的教学楼由风雨长廊相连,环抱着中心大广场。

  “这是河源市博爱学校,是一所集义务教育、康复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一体的12年学制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正当记者好奇这是哪所重点院校之时,河源市教育局教研室负责人给出的答案让人诧异。

  这所占地2.5万平方米、耗资超过4800万元打造的校园,不仅建有标准塑胶跑道、足球场、篮球场及羽毛球场等运动场所,更配有感觉统合训练室、计算机室、律动室、语言训练室、蒙台梭利教具室、模拟超市等先进功能室。

  在博爱学校校长许春花的办公室里,摆满了这两年半以来师生们获得的众多艺术奖项。许春花说,如今该校承接了国家、省、市级各一个课题,对智障和聋哑孩子实施个性化教育。就在今年广东的残疾学生统一中考中,该校的5名初三毕业生全部考上普通高中。

  河源是山区市,以往没有市直属的特殊教育学校,只有3所低标准的县级特殊教育学校。乘着教育创强的东风,市财政掷重金将特殊教育这一“短板”补齐。如今全市有5个县分别建有1所省级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近3年全市适龄的视力、听力、智力“三残”儿童少年小学和初中毛入学率均达98%以上。未来,河源的特殊教育更将从9年延伸为12年免费教育。

  欠发达地市的“小财政”,如何能做到教育发展的“大投入”?河源市副市长朱蔚蔚说,一方面,各级财政依法保障教育投入,做到“三个增长”和“两个提高”,全面确保教育先行;另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结合本地客家人崇文重教的传统,“走断腿,磨破嘴”,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

  当地教育系统流传着一个“彭市长带嫁妆办教育”的佳话。原来,教育创强启动不久,彭建文刚从中山市委副书记调任河源市长。看到基层教育创强缺经费,他很焦急,亲自出马,找中山的热心企业和社团“化缘”,募集了6000多万元助学款,解了基层启动资金的燃眉之急。当地人笑说,“看见市长都自带‘嫁妆’支持教育创强,河源的乡贤坐不住了,纷纷慷慨解囊。”

  据统计,自2010年8月启动教育创强以来,河源全市累计投入资金约51.54亿元。截至2015年11月,全市共获得社会各界捐助教育创强资金达5.6亿元,占教育创强资金总投入的10.9%。

  深山里的中学办素质教育

  引来珠三角教师组队学习“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水路九连环。”用这句耳熟能详的歌词来形容和平县青州镇的地势最贴切不过。在这九连山脉之上,有一所学校被教育界人士称为“河源‘杜郎口’学校(杜郎口学校,是指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杜郎口镇初中,是全国课堂教学的一个优秀典型)”——青州学校。每年都有全国各地包括珠三角地区的教师慕名组队来该校学习交流。

  还没走进青州学校校园,便听到学校初中部欢快的音乐和急促的脚步声。很快,便见到学校初中部各班学生迅速排成一条长长的队列,绕着操场和绿化带跑圈。学完英语每日一句,学生们又开始动起来:花样跳绳操、武术操、集体跳大绳、跳竹竿舞……偌大的操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校长赖志锋尤其记得,2012年在实施这项大课间活动前,这群农村孩子的身体素质差,每天做广播体操都是无精打采。“怎么样让孩子们喜欢运动?”一个念头在赖志锋心里闪过:“创新25分钟的大课间形式!组织体育科教师自编音乐,自编器械操……”如今,每天早上9时50分到10时20分这半小时,成了青州学校初中部学生最为期待的活动时间。就在近两年全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体育考试中,该校的学生在跳绳项目上几乎人人满分,必考的中长跑项目,也有大批学生成绩优秀。

  “有好的身体和情绪,才能高效学习。”赖志锋拿出厚厚的一叠教改研究成果。在学校自编的教材上,印着学校的办学宗旨——“青州学校居于深山,岂止于深山。”

  近年随着教育创强在各镇各县全面铺开,河源学校的硬件设施和生源素质逐步提升,许多学校将更多的心思放在了特色建设上。如和平县的阳明学校,在高中部开设了21个特色班,专门招收具有美术、音乐、体育特长的学生。如今,这所生源一般的县级学校高中部,今年高考却有10%的学生考上重本,其中更有多人踏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知名艺术学府。

  市民林先生告诉记者一个细节,以往每逢周日晚在市政府会议中心门前接送学生到深圳、惠州等地上学的大巴,如今不见踪影。“认同家乡的教育成效,近年河源外流的学生正大幅减少。”

  农村教师五年一贯制定向委培

  城乡教师“一盘棋”流动

  教师招不来,留不住,是许多山区学校底子弱的“病根”。

  河源市和平县近年找到了“良方”——将教师从“学校人”变为“系统人”,所有教师由县教育部门统一招聘调配,实行“一盘棋”管理:年轻教师须到农村学校锻炼五年,县城里教学突出的骨干教师也有机会进入山区学校的领导班子,带去先进的教学和管理方法。

  这几年,当地一些选调回县城学校的教师,却主动请缨留在山区。段绍英是当中的代表。11年前,这位大专毕业的湖南妹子通过“普九”招聘来到河源和平县,当地山路的险峻和学校的破落,让她始料不及。就在教育创强的几年间,当年的瓦房改建成现代化教学楼,无线网络覆盖全校;当年用来录听力考题的录音机被淘汰了,海量教学材料都可从多媒体平台高速下载……亲历学校巨变的段绍英,如今在当地成了家。她不仅把自家孩子送进了青州学校,还带出了多名全国英语知识竞赛获奖选手。

  河源市教育局局长欧阳仕文介绍,近年河源在提升农村师资队伍的质量上出了不少新招:一方面实施定岗招员,各县区针对偏远地区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和紧缺学科缺员等情况,专门为农村中小学设定特岗教师招聘岗位。另一方面改革农村师资培养机制,通过“择优录取、免费入读、委托培养、定向分配”方式,市政府在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五年一贯制委托定向培养农村教师工作,目前共定向培养农村教师221名,从源头上提高农村学校师资素质。

  掷数亿打造东江教育城“校中厂”实现校内投产

  在河源的东江教育城内,坐落着多所国家级、省级重点职业院校。近日,河源理工学校的师生们正为迎接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验收而忙碌着。

  夜幕降临,这个耗资超过4亿元打造的现代化校园里,多个实训车间仍灯火通明。走到机械专业实训车间,门口的几块牌匾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国家快速制造工程研究中心产学研基地、鸿宇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教学设备研究所……

  “这个学生实训基地,既是可以直接投产的校中厂,也是校企共建的产学研基地。”河源理工学校校长王小宁说,在该校,具有实训和生产双重功能的实训场室有36个,囊括数控、电子、汽车等多个热门专业,校企共建的“校中厂”有3个。根据企业需求,该校还先后与16家知名企业合作,在12个专业共建“订单班”,规模达3000多人。

  该校还探索成立了职能部门、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和初级中学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职教集团,包括多家企业以及河源市汽车及维修行业协会、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河源市第一中学等205个单位都成了职教集团成员。初中为中职输送好生源,企业能工巧匠做实训老师,行业协会为职校师生提供就业和提升平台……集团成员实现了资源共享。

  “创强为河源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增加了底气!”亲历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和河源理工学校两校发展的王小宁感触很深。据悉,目前河源的优质中职学位占到78.3%,连续多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为河源“一区六园”输送大批技术技能人才。

  南方教育观察团“先发教育”是实现转型发展的战略智慧

  位于粤东北部的河源是典型的山区市。背负经济欠发达的重担,河源教育的发展相对缓慢,与其厚重的文化底蕴不相匹配。

  近年,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大潮中,这座“客家古邑”焕发新姿:在启动工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战计划的同时,教育创强也进入冲刺阶段。至2015年年底,河源全市实现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100%全覆盖;省教育强镇覆盖率达97%,省教育强县覆盖率达到100%。

  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个欠发达地市,竟能在教育创强中累计投入超过51亿元,当中近11%为社会筹款。河源的经验表明,“小财政”也能办“大教育”。

  河源的做法是“机制先行,领导带头”。在10多项制度设计中,“三赛”考核制度颇有新意,各部门在科学发展、项目水平、责任落实上赛成效,考评亮灯结果与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直接挂钩,有效带动各地各部门创新实干。

  有人说,客家人办教育,正如他们做菜,朴实而精致。教育要创强,内涵提升尤为关键,对此,河源从师资、课程和教师福利保障等方面入手:为了填补山区师资不足,当地试水定向委培计划,“点对点”填补师资空缺,保证师资“入口”素质;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河源专门成立了教学指导委员会,为山区教育“把脉”“调理”,激发各校探索课改的动力。

  “后发河源,先发教育”,这是客家人把握机遇、实行弯道超车的战略智慧。而随着河源高新区进入“国家队”,河源以重金打造的东江教育城如何为产业转型“造血”?河源是否能利用科教崛起,打好这一场振兴发展的“突围战”?值得期待。

  权威访谈

  河源市委书记何忠友:

  教育创强进度慢了“亮黄灯”

  与干部“面子”“票子”“位子”挂钩

  南方日报:教育创强以来,河源如何结合本地实际推进?有哪些经验和成效?

  何忠友:2010年8月,河源市委五届八次全会作出创建省教育强市的决定。5年多来,我们教育创强取得显著成绩,截至2015年年底,已有6个县(区)建成省教育强县,教育强县覆盖率达100%;97个镇建成省教育强镇,教育强镇覆盖率达97%。目前,河源已向省政府提出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市督导验收。

  我认为,河源的教育创强,主要有这三条经验:

  首先,只有建立完善机制,教育创强责任才能落实到位。5年多来,我们先后建立健全了“创强列入市委‘三赛’考核项目制度”“市县财政以奖代补制度”“领导约谈制度”等10多项制度机制。要求各部门、单位列出目标任务,根据“三赛”(赛科学发展、赛项目水平、赛责任落实)任务的完成情况,市对责任单位采取亮灯方式进行考评,项目如期完成亮“绿灯”,连续两次“黄灯”则亮“红灯”,“三赛”结果与领导干部的“面子”“票子”“位子”相挂钩,从而赛出奋发有为、真抓实干的良好氛围。

  第二,只有优化资源配置,教育创强效益才能实现最大化。我们全力扩增城区学位。以市区为例,河源市与源城区两级政府编制了《河源市新旧城区中小学布点规划》,大力推动市区学校新建、扩建工作,5年来新增优质学位2.76万个,解决了非城区户籍中小学生达2.9万人,占城区中小学生总数的52.1%。市一中高中部、新江路学校初中部正在建设之中,公园东小学、东江湾中学也即将启动建设,这些学校建成后还将提供6900个优质学位。据统计,自启动教育创强以来,市区学校建设已投入资金约17.76亿元。另外,优化整合农村教育资源。5年来,全市新建、扩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381所,撤并学校951所。对因撤并学校富余出来的教师,我们实行富余教师转岗制,通过对富余教师转岗培训,弥补紧缺学科教师的不足,较好地优化组合了农村教育资源。

  第三,只有善于合力借力,教育创强质量才能不断提升。河源教研队伍比较薄弱,需要凝聚全市力量,积极利用外部资源。2012年以来,我们抽调全市8所重点高中当年部分年级学科优秀教师组成河源市教学指导委员会,集中研讨、攻坚,再通过二次培训,将研讨成果辐射到全市高中老师。充分利用深圳对口河源的契机,和教育发达地区资源,分期、分批、分学科邀请深圳中学、华师附中、省实验学校、中山纪念中学等名校以及北京、浙江等地专家和名师到河源交流指导,全市共选派了228名教师到深圳中学等10多所结对学校跟岗学习。通过合力与借力,我们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拿出最好的地块办教育

  南方日报:河源是经济欠发达地市,教育创强5年却累计投入资金超过51亿元,在地方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如何能做到在教育上的大投入?在筹资过程中,是否有让您印象深刻的故事?

  何忠友:河源经济底子薄,地方财力不足,全市学校建设基础较弱。面对这样的实际,一方面,我们创新教育创强资金保障机制,市委、市政府对提前完成教育创强任务的县、镇分别奖励1000万元和100万元,各县区也参照市的做法实行“以奖代补”制度,激发各地教育创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我们充分挖掘客家人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通过举办乡贤座谈会、校友联谊会等方式,大力宣传教育创强,获得群众鼎力支持,形成全市捐资办教育、助创强的浓厚氛围。比如,柳城镇社会力量捐资2000多万元,东源县黄村籍华侨程宏利单笔捐款1300万元,柳城镇月收入不足2000元的环卫工人姚佰群也自愿捐款3000元。

  我记得,来河源工作后第一次下乡调研,到了龙川一中,当地负责人介绍,龙川一中的这块地,本计划用来建县委县政府办公楼的,当地从政府官员到百姓都非常重视教育,于是就把最好的地拿来办教育,建起了龙川一中。当时筹建龙川一中花费超过2亿元,相当于龙川一年的县级财政收入。可见河源从政府官员到百姓,对教育的支持是实实在在的。

  南方日报:不久前,河源高新区成为粤东西北地区首家国家级高新区,实现产业创新转型。河源如何把推进教育工作与实现人才创优、科技创新相结合?



  何忠友:河源高新区成为国家级高新区以后,我们在思考一件事:国家级高新区对河源意味着什么?我认为,河源国家级高新区一定要打造成高新技术企业的聚集区。简单来说,就是以高新企业为主,以研发、创新、高科技产品为主,具体就是要抓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增长和品质提升。粤东西北要靠创新去带动新的需求,眼光要重点放在创新研发方面,一方面要加强与高校、龙头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河源近年在职业院校中推进“校企双制”办学模式,我们校企共同举办企业冠名专班78个,对学生进行“订单式”培养,为产业园区企业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甘肃北方扶贫技工学校为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学校开设有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专业、铁道运输管理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客车车辆检修专业、内燃机车运用与检修专业等专业。
甘肃北方扶贫技工学校北方校区
网址:http://www.gsbfjx.com
校址:兰州市七里河区华林路890号
联系电话:400-689-0931,18089429846 QQ:2725865082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先发 河源 甘肃轨道|兰州轨道|甘肃高铁|兰州高铁|甘肃技校|甘肃技工学校|兰州技校|职业中专

精彩专题 MORE >
2023年“中银杯”技能大赛荣誉榜单 职高班,普高班,就业班 普高班

未來教育要以人文主義為基

未来的职业教育会是什么模样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免费回电
返回顶部
新浪微博 QQ空间 官方媒体咨询详情
甘肃北方技工学校 - 在线老师 亲是想了解哪个专业呢?发些专业明细给您参考一下哦~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