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根据我国发展的现实问题,提出并精辟阐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用来表征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动共生的一种状态,蕴含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生态良好和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十八届五中全会同时指出,在五位一体的建设中,生态文明建设应放在突出的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我认为,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其他四项建设的进程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手段,绿色发展同样也离不开绿色教育的支持。
绿色理念需要在衣食住行的细节中得到践行。
绿色发展离不开绿色教育
在人类悠久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原始时代,人类十分弱小,往往要依赖自然而生存,甚至恐惧自然。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各项科学技术进步飞速,人类生活随之发生很大改变。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生态环境问题,例如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酸雨、荒漠化、森林锐减、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丧失、臭氧层损耗、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等。
面临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人类早在上世纪60年代起就进行了严肃的思考。
美国科学家蕾切尔·卡逊在1962年发表的著作《寂静的春天》中,揭露了化学农药造成的污染危害了人和生物的健康甚至生命,指出了改变发展道路的必要性;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的“增长的极限”更尖锐地提出地球的承载力将达到极限,认为唯一的解决方法是限制增长;联合国因此召开了《世界人类与环境大会》,又组成了“世界环境与资源委员会”,1987年,“世界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发表了名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首次提出解决发展与环境的矛盾的正确道路是改变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部著作促进联合国在1992年召开了“环境与发展高峰会议”,把可持续发展战略写入了大会宣言,并制定了《21世纪议程》,要求各国政府都切实实施。
联合国大会为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定义是“既符合当代人类需求,又不致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与传统的发展战略相比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从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转向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综合发展;从注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转向注重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发展;从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知识推动型的发展;从对自然掠夺的发展转向与自然和谐的发展。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