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是提升高职院校办学实力不可或缺的核心因素。目前,一些高职院校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以“接地气”的应用型科研作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并取得不俗的成绩。
应用型科研助力高职院校成为高技能人才“孵化器”
高职院校的首要职能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然而,很多人认为,高职院校就是培养一般的操作性、实践性人才,“知其然”即可,无须耗费太多精力“知其所以然”。这种误读事实上是主动降格,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降低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高度和质量,也是导致高职院校长期被轻视为“低职院校”的重要原因。
应用型科研能够为教师提供大展身手的舞台,大大提高其“双师双能”水平。学生在广泛参与科研的过程中,不仅“知其然”,有效提高操作和实践水平,而且逐步养成逻辑思维、综合分析推理以及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甚至质疑的科学习惯。经过多年努力,在“知其然”的基础上,很多学生己经具备了“知其所以然”的能力。充足的操作实践,加上应用型科研这一重要平台,他们必将成长为高技能人才。若干年后,其中的佼佼者或将成为杰出的高级技师甚至是世人敬仰的“大国工匠”。所以,应用型科研是高职院校成为高技能人才“孵化器”的关键因素。反之,如果仅仅满足于普通的操作实践而缺乏高水平的应用研究,即使投入再大、名头再响、时间再长,高职院校都不可能撕下“卑微”身份的标签。
应用型科研促使高职院校成为高科技产品“孵化器”
作为高等教育金字塔的塔基,高职院校所承担的科研职责有别于学术型大学,它们主要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一方面,以再创新的方式提高科技成果的性能和检验水平,并优化检验程序;另一方面,查漏补缺,发现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研究弥补其中的缺陷,完善和提高科技成果的使用效率。换言之,应用型科研是科学理论向科学技术转化、最终变成高科技产品的“最后一公里”。如果这一环节没有质量保障,再好的科学理论和科技成果都难以孵化出高技术、高性能产品。
高职院校要想不断提高办学声望和实力,必须在科研环节有所作为、大显身手,扎实开展应用型科研,为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高质量服务,成为高科技产品的重要“孵化器”。
应用型科研搭建起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共赢的桥梁
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最大的优势是与众多企业开展稳定、紧密、良好的合作。很多高职院校甚至己经将核心专业课直接开设在企业的生产和装配车间,专业课教师也有相当部分是来自企业的工程师或高级技师。高职院校之所以能够获得企业的青睐,或者说企业积极主动与高职院校无缝对接,应用型科研无疑是双方合作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换言之,应用型科研是企业与高职院校相互弥补不足和发挥优势的共同点。从企业角度看,先进的设备、充足的生产资料以及对市场的准确预测和判断是其强项,而如何通过强化应用型科研,不断设计、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更好地符合市场需求,则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从高职院校角度看,通过应用型科研,能够更好地借助企业这一集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稳固平台,推动教师队伍加速“双师双能”化,并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更趋务实、更接地气,也能够更好地开展高效的社会服务。
然而,仍有很多高职院校尚未完全回归属于自己的轨道,有的依然以“顶天式”的理论研究作为提高自身声望和影响力的主要手段。这在科研成果奖励和职称晋升等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在一些高职院校内部的绩效考核和奖励条例中,获得国家级、部级、省级、厅级等不同级别的纵向课题,远胜于与企业合作开展的横向应用型研究;在职称晋升过程中,那些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师也更加容易获得晋升的机会,因为评定标准往往参照普通高校而制订。
以己之短,搏人之长,绝无胜算。目前,一些地方虽然在考核、奖励和职称晋升等方面有所改变,但从全国范围看,应用型科研在高职院校依然处于“小媳妇”地位,从事这类研究的教师也处于边缘化状态。如果应用型科研不能占主导地位,那么高职院校既不可能在“顶天式”研究方面达到普通高校的高度,又不能全心全意、脚踏实地开展“接地气”的应用型科研,其各项职能必将进一步弱化。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应用型 科研 甘肃轨道|兰州轨道|甘肃高铁|兰州高铁|甘肃技校|甘肃技工学校|兰州技校|职业中专|兰州轨道交通|甘肃轨道交通|兰州铁路招生|甘肃铁路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