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1:好事是否能办好?中职学校实施国家助学政策是利国惠民的好事情,有好政策还要贯彻落实得好,才算是把好事办好。首次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制度,媒体报道喜多忧少,但还是有些不到位、不妥当,甚至不阳光、不和谐的现象。比如:对这件事宣传得够不够,是不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各地工作机制是否健全,是否根据上级要求和本地实际制定出配套文件和实施办法?各地是否按要求安排资金,资金是否足额、是否及时发放到位、是否专款专用?各地(校)是否有虚假申报、瞒报受助学生人数、抵扣资助金作为学费的现象?有没有一边补助、一边违规收费的情况?有没有地方不兑现、学校垫付或拖欠现象?在实施过程中,有没有不按程序办事或违规操作的情形呢?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还是要力求把好事办好。
反思2:哪些方面受到挑战?一是诚信受到挑战。该给的资金不到位、不足额、不及时、被截留、被挪用,使政府的诚信受到影响;对资助名额虚报、瞒报,对资助名单不公示、不透明,把助学金充抵学费、拖欠或少额支付,使学校的诚信受到置疑;不符合实际,见利忘义、隐瞒事实,使家庭和学生的诚信大打折扣。二是脸面受到挑战。国家助学金惠及到农村、县镇、城市三类人群,有些学生特别是城市青年,家里明明比较困难,符合资助条件,但却羞于脸面,怕同学看不起,所以不愿意申报。三是情商受到挑战。得到关怀、受到资助,本应心存感激,但一些受助者却不以为然,少有感恩情怀,这不能不说是很大的遗憾。可见,将资助与感恩教育结合起来,在职业学校很有必要。四是学习动力受到挑战。资助上学、免费读书本来是“励志工程”,但却让一部分学生失去学习动力,更缺少志向,原来是自己花钱“我要学”,现在变成别人花钱“要我学”,职业学校一些“资助生”和“免费生”的学习心态有待调整。
反思3:有质疑的声音吗?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都可能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这或许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以下只是笔者听到的某些质疑。
某行政人员说:每年160亿元能保证吗?2007年年底还有一些地方没有落实到位,此资助额对财政的压力可不小啊!“新助学政策”是好政策,上下欢喜,但全国各地、东西南北的财政状况不均衡,有些地方拿钱不算什么,有些地方没钱配套,拖欠怎么办?拆东墙补西墙,缺口谁给补、怎么补?问题分析:政策是否需要分类分层指导?
某公办学校说: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支持职教的经费总数就那么多,投给了学生,给学校的投入或专项经费必然减少,学校发展的保障条件有可能减弱。生源扩大了,基础设施跟不上,岂不影响质量和效益?民办学校也有疑问:尽管政策上规定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一视同仁,但要求民办学校要“从学校事业费收入中足额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助学”,让主要靠学费收入办学的民办学校感到招架不住。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职业教育 甘肃技校|兰州技校|甘肃技工学校|甘肃轨道|甘肃职业技术学校 甘肃北方扶贫技工学校 技工学校 技术学校 职业技校 甘肃技校 甘肃技工学校 甘肃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技校 兰州技术学校 兰州职业技术学校 中等职业技校 甘肃中等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中等职业技术学 甘肃轨道|兰州轨道|甘肃高铁|兰州高铁|甘肃技校|甘肃技工学校|兰州技校|职业中专